对于即将面临的2025届政治高考,小编认为考试的形式可能会更加多样化,除了传统的选择题和简答题,可能会增加材料分析、案例研究等题型,以更全面地考察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。
一、基础理论
1. 经济生活:
- 供求影响价格,价值决定价格。
- 生产决定消费,消费反作用于生产。
-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,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。
- 按劳分配为主体,多种分配方式并存。
-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,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。
2. 政治生活:
-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,人民是国家的主人。
- 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、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政治权利,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政治义务。
- 政府的职能包括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、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。
-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,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、基层群众自治
制度。
3. 文化生活:
-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,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、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。
-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。
-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,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、推陈出新,面向世界、博采众长。
4. 生活与哲学:
- 物质决定意识,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。
-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,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。
-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,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。
-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。
二、时政热点
关注时政热点是25届高三学生复习的重中之重。2025年的高考政治题往往结合当年的国内外重要事件,因此,理解和分析这些热点事件背后的政治意义和社会影响是必备技能。同学们应多关注时事新闻及其政治评析。
1. 中国式现代化:包括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、本质要求、实现路径等。
2. 新发展格局: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意义、举措。
3. 乡村振兴: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和实践。
4. 科技创新: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,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。
5. 绿色发展: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,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进展。
6. 共同富裕: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措施,缩小城乡、区域和群体差距。
7. 数字经济: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,数字治理、数字安全等方面的问题。
8. 全过程人民民主:我国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,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。
9. 法治建设: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成就,完善法律体系、推进司法公正等。
10. 国际关系: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,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、参与全球治理等。
11. 社会保障:完善社会保障体系,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略。
12. 文化自信: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推动文化产业发展,增强文化软实力。
三、答题技巧
答题技巧的提升不可或缺。在面对高考试卷时,掌握选择题和主观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,尤其是如何运用材料分析题中给出的信息,高效组织答案,是取得高分突破的关键所在。
1. 认真审题
- 仔细阅读题目,明确题目要求,确定考查的知识点范围。
- 注意关键词、限定词,如“结合材料”“从经济/政治/哲学角度”等。
2. 构建知识框架
- 在脑海中迅速回忆与题目相关的知识点,形成知识体系。
3. 分析材料
- 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,与所学知识进行对应。
- 注意材料的层次和逻辑关系。
4. 组织答案
- 分点作答,条理清晰,使答案具有逻辑性。
- 先写原理、观点,再结合材料进行分析。
- 表述准确、规范,使用政治学科术语。
5. 多角度思考
- 对于综合性较强的题目,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,如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哲学等。
6. 注意答题规范
- 书写工整,字迹清晰,避免涂改。
- 合理安排答题空间,避免出现答案超出答题区域的情况。
7. 检查答案
- 答完后检查有无遗漏要点,语言表述是否准确。
8. 选择题技巧
- 排除法: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。
- 比较法:对相似选项进行比较,找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。
- 抓关键词: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判断选项的正确性。
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2025政治高考重点,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会更高,不仅要能记住知识点,还要能够灵活运用知识,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政治问题,展现出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。
升学问题随时沟通!专业人员免费在线解答!
升学咨询服务一键获取!还有更多专业指导等服务!